跨端游戏,直面技术拦路虎
吹得天花乱坠,结果落地一地鸡毛?虚幻5引擎,这玩意儿真有宣传的那么神?去年就有玩家投票打脸,说它根本没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,反而更烧钱费力。现在看来,可不是嘛!一些游戏厂商拿它当噱头,恨不得贴金脸上,结果呢?做出来的游戏,手机上卡成PPT,电脑上勉强能玩,主机上直接掉帧!
这几年国产游戏想在PC和主机上分一杯羹的野心是个人都看得出来。但技术这玩意儿,可不是光喊口号就能解决的。从《鸣潮》到《无限暖暖》,再到《燕云十六声》,哪个不是开服先火爆一波,然后移动端体验直接劝退玩家?说白了,技术不到位,画饼画得再漂亮也没用。
《鸣潮》这游戏,更新到2.0版本,说是流水创新高,可玩家吐槽的掉帧问题还是没解决。人家制作人倒是挺乐观,说玩家对长线运营有信心。信心有没有不知道,反正我手机玩着是真卡。
《无限暖暖》更绝PC端和移动端体验天差地别。叠纸老板自己都说,没想到PC端收入这么高。合着是放弃了移动端玩家的体验呗?
还有《燕云十六声》,四测的时候移动端体验被喷得体无完肤,最后只能先上PC版,等技术优化好了再上移动端。这波操作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:技术是硬伤!尤其是对那些从手游起家的年轻团队来说,技术积累不足,跨平台开发更是难上加难。
反观腾讯、网易这些大厂,人家早就开始布局了。腾讯在GDC大会上,一口气分享了14场游戏技术应用,从AI到渲染,再到跨端游戏开发,样样都有。网易更是把AI技术玩得风生水起,《逆水寒》手游里的AI捏脸和智能NPC,都让玩家眼前一亮。
说到底,技术才是游戏行业的硬通货。玩法和故事再精彩,技术不行,玩家也玩不爽。现在硬件厂商也开始重视游戏体验了,OPPO都推出了自研游戏技术。但这只是权宜之计,真正的解决办法还得靠开发者提升技术水平。
想当年《妄想山海》,玩法挺新颖,就是优化太差,劝退了不少玩家。现在开放世界游戏这么火,很多二游都想蹭热度,但技术这道坎,还是得迈过去才行。
玩法和故事是游戏的上限,技术是游戏的下限。上限再高,下限太低,游戏也飞不起来。那么问题来了,在技术面前,游戏厂商究竟该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?

